拼上最後一塊拼圖...喔耶!!!
教學的路上受到很多前輩的啟發和提點,心智圖融入教學一直是自己很有興趣的一塊
教與學的對話中,不斷的反思,到底還可以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們的學習(關於歷史演進,就放到文章最後啦...有閒再拉到最後面去看XD)
最近在教室觸控電視和自己的iPad Pro上面的試出不錯的數位心智圖輔助學習的方法,似乎突破當時寫碩士論文時的難點,拼上最後一塊拼圖...當然要寫點東西來紀念一下(差點打成第二本論文...大誤)
-----
心智圖(Mindmap)的好處是我們可以把文本裡的關鍵字找出來,透過組織與安排(邏輯分類),階層化來呈現分類結構或因果關係,先整體再細節的模式,可以很快速的幫助我們對於單元概念或課文結構的了解。
而心智圖法(Mindmapping)比較偏向思考與組織的歷程。「
運用關鍵字、線條、色彩、圖像等元素,以具有邏輯性的分類結構或因果關係,或非邏輯性的自由聯想,透過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形式的組織圖,呈現吾人動態的心智程序與記錄知識的過程。(引用自
孫易新心智圖法網站)」
-----
記得最早開始在帶孩子們繪製心智圖的時候,某個分支或是上位概念需要修正(換位置),光是紙張上塗、改、寫就耗費掉不少時間,所以在論文完成之後,一直在想如何透過數位心智圖的方式來協助孩子先進行思考與組織(圖像組織思考),然後才在紙本上畫出自己的心智圖(理解監控與後設認知)
所以在國語第三課做了這樣的嘗試(希望未來有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模組):
1.備課時,利用Xmind的「浮動主題」將關鍵字 key在泡泡裡
2.在國語課前三堂進行「親近它、理解它」的歷程時,隨著內容深究和閱讀理解帶著孩子抓出課文的關鍵字,然後把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出來的關鍵字修正進備課的泡泡圖。
3.本課在第四節國語課時嘗試使用觸控電視,抽籤後讓孩子上台使用滑鼠進行「關鍵字」的拖、拉、放的動作。(但因無線滑鼠操控距離和精準度的問題,花了一整節課的時間來做這件事)
4.完成上圖的整理後,讓孩子們回到紙本,在自己的心智圖本(A4空白本)上完成本課的心智圖。
-----
課後發現與接下來
1.課後自己在觸控電視上再次進行嘗試,發現Xmind的關鍵字需要先點選,之後再左右橫向拖移即可。
2.全班共同討論或輪流整理時,還可以使用iPad搭配Apple TV,把教師畫面鏡像到畫面中,孩子只要在平板上進行泡泡圖的拖放即可。
3.確認熟悉操作之後,利用學校現有的iPad,每組發下一台後,由老師端使用AirDrop功能將泡泡圖推播到各組,透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各組心智圖。然後一組一組輪流鏡像到畫面中、上台發表小組討論的心智圖。
4.熟悉圖像組織的方式後,發下每生一台iPad,一樣推播泡泡圖,個人將心智圖完成後發表(或透過Google Classroom當成平台,讓孩子有機會觀摩他人的作品)
5.不管是輪流上台操作、小組討論或個人操作,最後都希望孩子們能回到紙本的心智圖繪製這樣的後設認知的歷程,確認自己的學習程度;若是發現自己在某些地方卡住了,還可以回頭參閱數位心智圖,再次思考與學習。
---------------------------------
回顧自己從民國94年學習心智圖到心智圖融入教學,大概經歷幾個階段
*學習心智圖法:
新竹市三民國小的劉筑寧老師引進門,除了向老師學習之外,也參加研習、讀孫易新老師的書;當時的教學,比較偏向引導孩子們畫老師整理好的心智圖。
*思考心智圖法融入教學的方式:
分發回台中之後,開始使用在國語課和自然課上。
(帶著孩子們整理的同時,腦海裡也漸漸浮現...到底是老師自己越整理越厲害?還是身邊孩子們真的有把這樣的思考模式內化成習慣,習慣把心智圖拿來當成思考或是整理筆記的工具呢?這樣的問題偶爾會在腦海中浮現,)
*研究所論文:
紙本心智圖和數位心智圖各有優缺點;當時的研究方向是探討運用數位心智圖融入教學對國小學童自然科學習成效之影響。(以現在回頭看,完整的教學歷程應該可以結合兩者。數位心智圖著重在由全體到細節的思考歷程;而回到紙本則是個人化學習、理解監控和後設認知的歷程)
*大叔的MAPS教學法:
拜讀王政忠主任「我的草根翻轉 MAPS教學法」,對於教學歷程和教學模組有更具體的了解,也更進一步思考自己的教學可以怎麼修正。
*撒字心智圖:
第三次參加在夢的N次方研習有機會向戴惠貞老師請益撒自心智圖的做法,當時在五下的班上大約持續了一個學期,升上六年級之後漸漸少用。但是把關鍵字寫在紙片中,然後像拼圖一樣排列組合的過程印象相當深刻。
*思考Xmind MAC版與iOS版如何在課堂上融入教學